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方向前身是1954年创建的武器控制系统专业,后拓宽为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和工业自动化两个通用专业,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获批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和工业自动化两个专业合并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学科具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继承传统与新兴交叉并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等鲜明特色。在复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与决策,鲁棒稳定性及约束系统非线性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及应用,网络化控制系统、典型工业过程的综合控制与优化,医工融合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副高级职称15人,讲师及助理教授8人。教师队伍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研究方向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1.先进控制理论及方法

2.伺服驱动与控制

3.复杂工业系统控制与优化

4.人工智能及应用

5.医工融合及应用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 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5 项,北京市精品课程 2 门,北京市精品教材 2 部。


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方向

“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方向最早由陀螺仪、指挥仪和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等专业发展形成的,相关专业最早成立于1954年,196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建立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硕士点。1997年专业调整为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方向,并于1998年建立博士点,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方向在国内相关领域创造了几个最早:最早研制成功耐高过载陀螺并用于高速运动体的稳定与控制;最早将惯性导航系统应用于陆用武器系统;最早将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安装于大口径远程压制火炮的炮管摇架上,提高了武器系统的机动性和快反能力。

研究所共有教师22人,在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人,海淀区“十大杰出青年”2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3人。

本方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建设有“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为本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

1. 新型导航传感技术

2. 多源/全源导航定位技术

3. 智能导航技术

4. 高动态运动体制导与控制

本学科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包括重大科学仪器、国际合作、重大研究计划、优青、面上和青年基金等),作为首席获批973项目1项,承担重大军贸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预研项目、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项目、企业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多项成果实现转化应用,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方面,特别系列陆用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应用于军贸武器系统,基于智能导航技术研制的银行服务机器人已具有实际银行业务办理能力并在多个银行服务网点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方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于199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2002年,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方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科方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本方向在人才培养、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和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方向全职教师共2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占比95%以上。博士生导师17人(含兼职博导4人),硕士生导师23人。

此外,本方向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IEEE fellow 1人,IFAC fellow 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防科技工业“511”学术带头人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Fellow 1人。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

1. 复杂系统智能优化与决策

2. 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

3. 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4. 智能群系统

5. 类脑智能与非传统计算

本学科方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开展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基础前沿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承担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型号等多个层次的科研任务。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授权专利超过200项,出版教材、学术专著10余部,近五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380余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包括基础科学中心、创新研究群体、国际合作、杰青、优青、面上和青年基金),作为首席获批973项目1项,承担博士点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预研项目、重点型号装备研制项目、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等项目50余项。通过对本方向基础理论和科技应用的创新性研究,重要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方面,特别是陆军重大武器装备控制的关键技术攻关和重要型号装备研制研究中。



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方向

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学科方向前身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始建于2000年。为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需要,于2021年更名为“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本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和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截止目前,本方向有全职教师共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占比95%。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9人。

本方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1人、国家工程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

1.智能感知理论与方法

2.机器人自主控制

3.伺服运动驱动与控制

4.新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5.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

本学科方向拥有“伺服运动系统驱动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支撑“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运动驱动与控制”方向。近年来,突破了电机伺服驱动控制、复杂电液伺服控制、气动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视觉感知与机器人路径规划、无创生理感知与闭环调控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了“北理哪吒”电动并联轮足机器人、“北理游龙”无人运动平台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防项目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8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多项成果实现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效益。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出版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牵头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近五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指导博士生获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30余项,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银奖1项,全国研究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多项。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学科方向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系统工程”二级学科,为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需要,于2016年更名为“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本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和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截止目前,本方向有全职教师共2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含外籍教授1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占比超过96%。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6人。在站博士后12人。

本方向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次,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青年托举工程2人。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

1. 系统工程原理及应用

2. 多源信息处理与控制

3. 云控制与决策理论及其应用

4. 工业互联网与安全

5.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6. 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

本学科方向在传统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积极与新兴研究领域交叉融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沿特色课题研究。在复杂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机器学习理论方法与应用、网络化复杂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云控制与决策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承担着基础研究、(国防)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多个层次的科研任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包括国际合作重点、杰青、优青、重点、面上和青年基金),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2项,承担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项目、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等40余项。重要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方面。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6部,近五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相关一级学会二等奖以上2项。



电气工程与控制学科方向

电气工程与控制学科方向有20年的发展历程,于2002年设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于2006年设立了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于2010年牵头与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联合设立了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6年作为电气工程与控制学科方向并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于2018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专业建设名单。

电气工程与控制学科方向目前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长聘教授1人,副教授8人,预聘副教授1人,讲师、预聘助理教授和预聘助理研究员5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师队伍中北京市自动化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

电气工程与控制学科方向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规划,积极把握国家储能产业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在新能源控制、能源变换、电机设计和控制优势,着重发展以下研究方向:

1. 能源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

2. 储能与能源变换技术;

3. 电力变换与控制及其在特种车辆的应用;

4. 高功率密度电驱动装置;

5. 电磁无损检测技术。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基金,以及国家电网科技创新项目等的支持下,开展了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关于高频软开关宽增益DC-DC变换器的拓扑组合、控制及其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中国电源学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学科方向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新能源汽车行业、航空航天、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等输送了大批的从事智能电网控制与优化、新能源发电、能源变换、电机设计与控制、电池储能控制与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该学科方向近五年在相关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SCI近200篇,在Springer、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12部;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其中成果转化4项。